在武漢“封城”防控疫情期間,五百萬因旅遊、出差或春節返鄉等各種原因被“封”在城外的武漢人日子並不好過,他們從內心發出感歎:“我寧願封在武漢與外界隔離,與武漢共存亡,也不想在外漂了,這滋味真難受”。為什麼滋味難受?我們從不同的網絡平台上、從身邊現實生活中聽到和看到了太多讓人好笑卻心酸的事件、圖片和段子。在城外的武漢人,甚至是湖北人,入住酒店看到是湖北身份證一律禁止入住,回鄉過年的老家被封門要求互不來往,見到鄂A車牌打砸車輛或攔路禁行,還有鄉親扮演“張飛、李逵持大刀”、抬鋼炮持仿真步槍等嚴守進村路口,各種“禁止外來人員進村”、“宅家不出門,小心武漢人”等標語特別刺眼……全國各地嚴陣以待,采取各種“硬核”措施,嚴防死守武漢人。
武漢人因為一場肺炎,卻被當成過街老鼠人人趕,人人要防,人人要打。隔離不隔愛,但看到這些冷寞、自私的行為,在外的武漢人能感受到同胞的愛嗎?這是一幅與當今中國醫學先進,科技領先,物質豐富,經濟發達,生活富裕,追夢複興多麼不和諧的畫面。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誰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筆者認為敵人有兩個,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明處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敵人一定會被我們很快消滅,而另一個在暗處的敵人卻難以短期戰勝,它就是隨著疫情而暴露出來的人性弱點。若沒有愛,何來力量萬眾一心?若沒有愛,何來援助救死扶傷?若沒有愛,何以支持頑強的生命?……然而,通過這場疫災,充分暴露出我們人性中的野蠻、自私、愚昧、冷寞和粗暴,這也充分說明了當前社會真實的文明程度。
當今中國再也不是古代物質匱乏,缺醫少藥,技術落後,生活貧窮的時代,面對瘟疫只能將人禁錮封屋或埋在土中等殘酷無情的方式以犧牲別人來保全自己。然而,武漢這場戰疫,檢驗了人心,檢驗了物質逐漸脫貧的同時,精神的脫貧更是迫在眉睫。
什麼時候,當我們面對災難,鄰裏不反目,親情不斷絕,異域不相欺,種族不撕裂,社會不動蕩時,每個人在愛他人中找到正確的言行范式,人與人包容,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共生,人類命運共同體才真正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