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智庫第叁方檢查團隊在蔡甸區住宅小區巡檢過程中,發現有許多小區的設備房管理非常規范,值得推薦和學習。今天,特別介紹萬龍中央公園項目設備房的管理。該項目交付時間已有5年,也不是特別新的項目,但走進設備房讓人眼前一亮,首先從環境衛生方面,從設備本體的衛生,到設備房各個角落,幹淨整潔,一塵不染;其次,是上牆的設備房管理制度全面規劃、統一設計、集中區域、內容完整、設計精美;第叁,是標識齊全,設備運行是常開還是常閉,是自動還是手動狀態,設備編號及相關流向指標、警示標識等一目了然;第四,地下警示線明晰,配套操作工具櫃內檢測工具擺放整齊幹淨,絕緣工具檢測有效,工具名稱清晰;第五,設備運行的記錄、維保記錄、值班記錄、人員進出記錄等齊全且按規定填寫規范。這是一個設備間規范和標准須具備的基礎,只有項目從接管開始就規范管理和維護,才能真正起到物業的保值增值作用。
一個物業設施設備的管理和維護,要做到從“形”到“神”,而“形”則體現在,一個規范的設備房必須要具備哪些外在的元素,如上牆制度齊全、操作流程指示指引、操作人員必備的作業證件、檢測維護工具、運行狀態和警示標識、滅火裝置或設施、環境衛生幹淨、溫度和溫度計量等;“神”則體現在工作人員對設備的日常巡檢、定期維護和保養、甚至一些工程改造,這部分則需要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和技能。因此,對於工程人員加強對設備房的管理,首先應從思想認識和工作態度來抓,從規范管理的意識上來抓,強調設施設備的管理直接關系到小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加強對設備設施基礎管理和維護專業技能培訓,特別是突發緊急事故的應急預案演練不容忽視且不能走過場,真正做到從“形”到“神”,給業主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