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指數】“疫情期間物業服務費繳納情況調查報告” 維度七:業主群體對產品質量與價格的認知特征

發布日期:2020-05-21 07:20:43 瀏覽次數:

【欄目介紹博觀指數是我司主動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一個重要平台,獨立發布我司專家團隊的行業調查數據、企業經營風險預警、社會需求動態報告、行業政策研究成果。博觀指數源於客觀、立場公正、精神獨立;不造假、不虛言;尊重科學和法律。博觀指數適時發布,為行業決策提供依據,為企業經營提供參考,為學術研究提供思路。博觀指數,出自第叁方的物業管理新路標!



疫情期間物業服務費繳納情況調查報告

(數據之七)


陰陽易數、二進編程,“數”,是科學的基本屬性。把握宏觀世界、了解微觀世界都應該從數的統計和分析出發,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也應如此。中國物業管理四十年將向何處去?高歌站台也好,抑鬱唱衰也罷,我們都不能囿於主觀情緒來論斷這個行業的現在和未來。正確的態度應該以數字說話,揭示其中的數理,這才是科學的態度和社會研究的基本精神。博觀智庫抓住疫情期間物業服務費繳納情況這一關鍵點,開展了八個維度的調查與分析,以期一一揭示調查數據背後物業管理行業的狀、困境、方向、趨勢和未來。


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博觀指數是博觀思想的產床,更是所有關心行業發展人士值得關注的窗口,我們將逐期發布本次調查八個維度的成果,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維度七:業主群體對產品質量與價格的認知特征


疫情期間,絕大部分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和工作量遠超出了原定物業費對應的內容和標准,質與價之間的關系呈現出明顯不對等現象。然而在普遍認可物業服務成本因疫情上漲,物業服務工作十分重要性的前提下,卻有近七成的業主依然認為質價相符。這說明以質價相符來引導規范物業市場走向良性循環的願望已走入了困境,由兩大主體通過市場機制,以產品價值滿足業主需求應成為重構物業服務市場秩序的新選項。



在“業主認為物業企業在小區防控疫情中發揮作用程度如何”調查中,67.01%業主認為非常重要,16.82%業主認為比較重要,8.41%業主認為正常,5.95%業主認為不重要。


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認為正常此叁項占九成以上,代表大多數業主認可物業企業在疫情中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提供業主生活便利等發揮的作用巨大,甚至是無物業不可的重要地位。此數據,卻與“業主認為疫情期間物業企業的服務成本是否增加”中26.55%業主認為沒有增加成本相矛盾,既然認同物業企業在疫情中的作用,但卻不認為增加了成本或者不願意為增加的成本付費。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業主認可物業企業的服務和作用,但並不代表企業提供的服務與業主所支付的物業服務費的價格相匹配和對等,或者還會存在所得到的“質”不及支付的“價”


圖16:業主認為物業企業在小區防控疫情中發揮的作用程度如何

圖片1.png

數據來源:博觀智庫物業服務第叁方評估

   

在“通過疫情期間的觀察,業主覺得物業服務費是否質價相符”調查數據中顯示,66.92%的業主認為疫情期間感受到“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價值,但有30.34%否認了“質”與“價”的關聯性。


“質價相符”曆來是物業消費市場的定價機制,購買物業服務產品的市場評價准則,本次疫情中,物業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明顯超出了原物業服務合同的內容,質量和價格明顯的不對等,但66.92%的業主認為“質價相符”,這說明“質價相符”的定價理念不能真實地反映物業服務成本、質量與價格的關系


但同時通過30.34%的數據也暴露出,“質價相符”對於服務產品仍然是甲乙雙方爭論和博弈的一個核心,原因是服務的標准無法量化,檢驗服務質量的標尺各不相同,服務產品的主觀感受主導消費心理等。這說明以質價相符來引導規范物業市場走向良性循環的願望已走入了困境,只有兩大主體通過市場機制,以產品價值來滿足業主需求將成為重構物業服務市場秩序的新選項。


圖17:通過疫情期間的觀察,業主覺得物業服務費是否質價相符

圖片2.png


數據來源:博觀智庫物業服務第叁方評估


——本調查報告全文刊發於《現代物業》2020年

                                 第4期(總第490期)


下期分享“維度八:業主群體不滿意情緒特征”,更多專業指數分析,盡在【博觀指數】,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下期再見!


0